不可不知的音樂名詞2/4
21:五聲音階 (prentatonic scale)
八度內有五音,謂之"五聲音階"。
22:七聲音階 (diationic scale)
八度內有七音,就稱為"七音音階"。
23:力度 (dynamics)
力度指演奏、演唱樂曲時音響的強度。以力度記號表示,如f(強)、p(弱)、<(漸強)、>(漸弱)等。
24: 不定音高 (inderterminate pitch)
樂曲中所採用的沒有明確音高的聲音叫不定音高。實為雜訊,原不屬於樂章範圍。現代派作 曲家常用之,如鋸木聲、折紙張聲、打字聲、掃地聲、敲擊聲、噓聲、呼嘯聲等等。
25:不對稱節奏 (asymmetric rhythm)
又稱"複節奏"(polyrhythm)。在同一樂句或小節中,各聲部的節奏不相一致;或在同一小節中,組成各節拍的時值不相一致。廣義言之,複調音樂都屬於奇異節奏。現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異節奏,是一種高度複雜化的節奏。
26:切分音 (synopation)
變換小節中強弱拍位置的一種節奏。其形成的格式如下:
(1)、弱拍音延續到強拍位置;
(2)、休止強拍位置;
(3)、弱拍音改為強拍。
27:無調性 (atonality)
指樂曲的構成沒有一定的調性基礎。
28:平行五度 (parallel fifths)
樂曲的兩個聲部隔開純五度作平行進行。十五世紀以來,在對位與和聲上都規定應避免平行 五度之出現。
29:平行減七弦 (parallel diminished seventh)
和絃進行的方式之一。減七和絃由四個音連續小三度疊置而成,其特點是無明確的傾向性。 減七和絃連續出現而不加解決,就是"平行減七和絃"。
30:節奏 (rhythm)
構成樂曲的基本因素有樂音的高度、樂章的時值(包括休止)、樂音的強弱三種。 表現于時值與強弱方面的,即樂音的有規律的輕重緩急,稱為節奏。
31:節拍
樂曲中週期性出現的節奏序列。
via http://blog.xuite.net/liebesasa/ShowBlog/15249790
鋼琴入門課程http://smusic110.pixnet.net/blog/post/79925315
艾斯音樂教室http://smusic110.pixnet.net/blog/post/66873264
艾斯音樂教室
臉書粉絲頁 www.facebook.com/smusic110
e-Mail: smusic110@gmail.com